哎,你最近是不是也在找免费代理?别急,这事儿我熟。网上那些号称“最新免费代理列表”的网站,点进去一看,好家伙,一半IP早就挂了,另一半慢得像蜗牛爬。行吧,既然你点进来了,咱就唠点实在的——怎么找、怎么试、怎么用,还有怎么不把自己坑进去。
先说说从哪儿搞这些IP。你直接谷歌“free proxy list”能出来一堆,但质量嘛……参差不齐到令人发指。我一般会去几个固定的站,比如快代理(这里得提一嘴,它家免费板块更新还挺勤,而且居然能按响应速度排序,良心)。不过别指望免费IP能长期稳定,大多数活不过几小时,所以得现用现找。
拿到一堆IP后,第一件事不是兴冲冲地去用,而是——测!活!性!这步省了,后面全是白搭。你拿个批量ping工具(比如Advanced IP Scanner)或者写个Python脚本跑一下,看哪个响应快、哪个还活着。延迟超过500ms的基本可以扔了,别折磨自己。
格式一般是IP:端口,比如114.214.168.1:8080。常见类型有HTTP、HTTPS和SOCKS。你要是就爬个网页,HTTP够用;要是需要加密传输或者走复杂协议,SOCKS5更稳。不过免费代理里SOCKS5少得可怜,多数都是HTTP。
接着就是测试匿名度。代理分透明、匿名和高匿三种。透明代理会把你原始IP暴露给目标网站,约等于没用;匿名代理会告诉网站自己是个代理,但可能不泄露你真实IP;高匿则完全隐藏。怎么测?打开浏览器,输入“whatismyipaddress.com”,如果显示的是代理IP且没提示“检测到代理”,那基本算高匿。如果显示你本机IP……赶紧删了吧。
哦对,端口也别瞎用。常见的有8080、3128、1080,但这些也容易被盯上。有些冷门端口反而更稳定,比如9999或者30000以上的随机端口。
说到实际操作,如果你只是临时用一下,浏览器手动设置就行。Chrome里装个SwitchyOmega插件,新建个情景模式,填上IP和端口,选好代理类型(HTTP/SOCKS),保存后一点就能切换。但要是批量任务(比如爬虫),就得用代码实现了。Python的requests库可以这么写:
import requests
proxies = {
"http": "http://114.214.168.1:8080",
"https": "http://114.214.168.1:8080"
}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"http://example.com", proxies=proxies, timeout=5)
print(response.text)
注意这里timeout一定要设!免费代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挂了,别让程序卡死。
如果用的SOCKS代理,可能需要安装socks库(pip install pysocks),接着写法变成:
proxies = {
"http": "socks5://114.214.168.1:1080",
"https": "socks5://114.214.168.1:1080"
}
还有个邪门技巧:有些免费代理虽然写着HTTP,但实际支持SOCKS,碰运气试试呗,反正不要钱。
但免费代理最坑的不是慢,是安全风险。你想想,人家凭什么免费给你用?说不定就在中间偷听你数据,或者注入广告、窃取cookie。所以——绝对!不要!用免费代理登录银行、邮箱或者任何涉及隐私的网站!顶多拿来爬个公开数据、查个IP限制的内容。
如果你发现某个代理突然连不上了,别惊讶,免费的就是这样。最好准备个IP池,每次随机挑几个用,一个挂了立马换下一个。写个简单的检测脚本,每隔半小时跑一遍,把失效的踢掉。
末尾提醒一下,别太依赖免费代理。要是真需要稳定干活,花点钱买付费服务更省心。快代理那种按量付费的套餐,一个月也就一杯奶茶钱,但速度和安全性能翻倍。免费代理就像路边试吃,尝个鲜行,靠它吃饱就算了。
对了,还有些小众来源:比如GitHub上有人会分享临时代理(搜free proxy list能找到项目),或者某些技术论坛的互助板块。但这些更随缘,可能今天有明天无。
总而言之呢,免费代理能用,但得会挑、会试、会防。现找现用,用完就扔,别指望长久。手里攥一把IP,一边用一边换,这才是白嫖的正确姿势。